作者:邵劍鋒
“有一類人,他們在一生中這一時期或某一時期,想要尋找某種他們的環(huán)境無法提供的東西,或者尋找只是他們認(rèn)為自己的環(huán)境無法提供的東西。于是他們停止尋找。他們甚至在還未真正開始尋找之前就停止尋找。”
我認(rèn)為這才是書中至關(guān)重要的一句話,主角或者說是作者不是這樣一類人,他們并未放棄而是一直不忘初心的尋找,但是他們想尋找的東西太難找到,于是他們望著身邊這一群已經(jīng)停止尋找的人陷入了彷徨。
“我想你這樣騎著馬瞎跑的人,一旦摔下馬來,可不是玩兒的——那是很特殊,很可怕的一跤,很多摔下去馬來的人一個勁的往下掉,他們在往下掉的過程中并不知道他們在下落。”
這種像主角或作者在一群停止尋找的人群中不忘初心一直尋找的人,一旦陷入彷徨,很容易就摔下馬來,一直下落,一直墮落,就像垮掉的那一代。
其實在我們離開校門踏入社會時,哪個有自己想法的人不曾懷揣一個不易從所處環(huán)境中尋找到的夢想而努力去追尋它那? 你不執(zhí)著,意志不堅定,那就成為了早已停止尋找的人,而你太執(zhí)著,意志堅定而路途坎坷時,你就會很長一段時間處于彷徨過程中,而彷徨中的你就是騎在馬上的人,你朝每個方向努力試圖尋找就如騎馬瞎走,此時你意志動搖那就很容易跌落馬下,你不甘卻又無能為力,那你就會墮落,一直往下落,而你卻不能明知。
這就是這本書之所以叫《麥田里的守望者》的原因。麥田豈不是人們所處的社會,孩子豈不是上述所說懷揣夢想開始尋找的人。
書中霍爾頓深知懷揣夢想在不斷尋找的人一旦陷入彷徨就很容易跌落馬下,于是他想做他們的守望者,防止他們在尋夢過程中墮落。而霍爾頓為何想當(dāng)“麥田里的守望者”呢?霍爾頓見慣了校園里、社會上的假模假式、物質(zhì)至上,他也在不斷追尋但被社會家庭所束縛,他的動力快被消磨殆盡,他不想這些阻礙自己的東西再去阻礙、影響每一個追夢人,于是他希望自己能夠成為他們的守望者。
而這個嗎就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了,前者也好,后者也好都是基于每一個人的價值觀上的,并無好壞之分。但是我想霍爾頓或者作者也許是更傾向于前者,在追隨自己理想生活的道路上英勇地艱難前行,最終卻被家庭、生活和社會的瑣事拖垮,直到純真的心靈死去。
總得來說其實每一個追夢人都是追求做真正自己的人,不虛偽,不攀巖附會,不假模假式,展現(xiàn)出內(nèi)心里真正的自我。泰戈爾曾說能真正將自己完整的童年交給上帝的人才是偉人。如果自己變成了大人,那就做一個守望者,讓孩子們在麥田里盡情的奔跑?;蛘咦鲆粋€心中依然裝有孩子的大人。